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。
——伏尔泰
“儿童有自己的哲学,儿童的哲学对儿童自己和世界都有重要价值,儿童的哲学不仅需要成人接受,而且有待成人去发现和理解。”
你了解学前教育宣传月吗?
为营造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,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,教育部从2012年起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。2023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是第十二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。
宣传重点:倾听儿童,相伴成长
宣传重点:
1.如何发现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有意义的学习;
2.怎样回应、支持和拓展幼儿的学习;
3.结合实际,分享深入观察了解幼儿对改进保育教育实践,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真情实感。
走进孩子的内心,
从倾听开始,
不断贴近孩子,
深入理解孩子,
才能全力助推孩子的学习与发展。
如何做孩子的倾听者?
1
听比说更重要
亲子沟通,听是首要的。通过彼此倾听对方的想法,给予对方最大尊重的同时,也是在不断鼓励对方表达自己的想法。专注的倾听是家长能给孩子最高的赞许。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,走进孩子的内心,比起说教更加重要。
2
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
通过倾听孩子传递的信息,捕捉孩子的情绪状况,去了解引起孩子负面情绪的原因,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尊重,引导孩子合理宣泄负面情绪,从而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后,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、被允许自由倾诉地表达感受,而不受任何压抑或否定,家长通过观察、倾听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心理,引导并培养孩子良好素质和行为习惯。
3
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倾诉
我们都知道随意打断他人谈话或发言是很不礼貌的行为,是一种不尊重别人的行为。但打断正在发表言论孩子的情况为什么屡见不鲜呢?有时候想要打断孩子是担心孩子说出不合适的话。其实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,他们新奇的思想和做法不仅不会令事情变得糟糕,反而会令其变得更加美好。
4
不要以忙为借口拒绝和孩子沟通交流
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,以忙为借口拒绝与孩子沟通,忽视孩子的心声,亲子关系容易产生隔阂。因此,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去了解孩子的心声,倾听孩子的倾诉,这样不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,还能促进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。
5
倾听孩子的声音需要表达诚意和尊重
很多家长在听孩子说话的时候会表现出敷衍、心不在焉等等。孩子愿意和家长分享、愿意向家长诉说心声是因为信任家长。所以当孩子主动跟我们倾诉的时候,家长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聆听姿态,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,用诚意去倾听孩子的心声。
给家长的倾听建议
01
停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,看着孩子的眼睛,专心倾听。
02
可以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孩子,表示非常尊重孩子,不时地做出回应,用肢体语言和微笑等让孩子知道你在认真听他讲话。
03
如果你不能及时对孩子的倾诉进行回复,可以先说明不能回复的原因,再和孩子商量一个时间一起讨论。但是,一定不要忘记你的许诺,按时和他讨论,这样你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。
04
家长的心境非常重要。在倾听之前,家长要排除不良的情绪,保持良好心情,让孩子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里自由表达。
05
倾听时不要打断孩子,不要着急给建议,给孩子自主思考的空间,有利于培养孩子自信与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当孩子无法自主的解决问题时,家长再给出合理的建议。
06
可根据孩子的的情况,提出一些非判断性问题。比如“今天你和某某小朋友玩了什么游戏?”或者“午饭的时候你和谁坐在一起?”比“今天在幼儿园怎么样?”要引出更多的谈话内容。
07
确保每天都有专门的倾听时刻,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,孩子的反馈。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,很多时候是通过一些语言来传递给家长,家长如果不及时地接收到,就错过了疗愈的最佳时机。
好的教育就是倾听孩子的声音,
给孩子时间和空间,
去探索、去发现、去成长。
让我们共同携手,
倾听儿童,
相伴成长。
在线预约